“改革開放,造就了通信產業的發展!惫ば挪客ㄐ趴萍嘉貢L張新生對《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無線電技術專業出身的張新生,1984年正式到郵電部科技司工作,到后來的原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工信部科技司,技術管理貫穿著他的職業生涯。
回顧通信發展40年,張新生表示,信息通信業作為技術驅動的行業,一定要把握住技術發展的趨勢,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如果要定義通信發展的40年,張新生表示可以概括為:技術驅動、創新發展、引進吸收、創新體制和有效資源配置。
張新生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技術上的引進、消化、吸收,為我們整個通信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為了適應和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們積極從國外引進各種先進的設備!爱敃r通信主要采用步進制,縱橫制也剛開始,但是在引進的時候,我們決策非常堅決,直接引進程控!睆埿律硎,這樣我們從起點上就跨過了國外縱橫制,這個決策使我們整個通信的水平上了一個臺階。
“除了程控交換以外,我們的光通信引進了當時飛利浦光纖的生產線,為我們今后的整個光纖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睆埿律硎,“當然那時候我們僅僅是引進生產光纖技術,光纖棒我們還生產不了,光系統實際上也和國外發展處于同步的,但是同步的前提是引進、消化、吸收得來的!
張新生介紹,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就跟國外合資搞光器件。我們和美國合資搞了一個光器件生產公司,就是專門做光器件的,生產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光器件。我們掏了80萬美元和美國合資,把我們整個光的器件生產又帶上來一個臺階。
我國在堅持引進、消化、吸收的同時,沒有停止科研開發。我國在信息通信技術上自主研發和引進吸收“兩條腿走路”,我們做了一系列科技發展計劃,圍繞著程控交換機,光通信、光器件,兩條腿走路,通過建立自己的“八五”整個攻關項目,把通信科研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光通信發展起來,這一點大家討論得少,反而是TD,因為爭議大,關注得多!睆埿律硎。直到現在,關于TD-SCDMA的爭議還在繼續。爭議點集中在是要用成熟的國際標準還是要做一個中國自己的標準!爱敃r也是經過了多少輪的討論!睆埿律硎,“最后堅持一定要有中國自己的標準!
張新生表示,我們TD-SCDMA的發展有兩大亮點。這兩大亮點代表著我們整個的發展過程中,科技進步給我們帶來兩大飛躍,第一大飛躍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一個就是創新,完全創新。
2G時代中國通信落后話語權缺失也是不爭的事實。張新生用七國八制形容當時中國的通信市場,摩托羅拉、愛立信、西門子割據一方,絲毫不見國產廠商的蹤影!凹词褂腥A為,也是通過與摩托羅拉合作的方式!睆埿律榻B。
“當時發展TD的阻力很大,有來自利益集團的,他們與國外企業是代理關系。當時的運營商因為使用國外廠商的產品技術的慣性,也是排斥的態度!
盡管備受爭議,但3G時代,通過發展TD,培育了完整的產業鏈,華為中興等國產廠商也借勢崛起,在設備商市場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一批國產終端廠商也發展起來,打破了國際廠商壟斷中國市場的局面。
張新生表示,TD的發展大大推動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進程和未來通信產業的進步。TD是三大國際標準之一,又是我們國家自主創新重大的實踐。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講,可以帶動國內市場的占有率,提升國際上占有率。因為我們的企業在發展3G的時候,當時碰到的最大的問題,怎么帶動國內企業的發展,怎么能夠使我們在發展中受到的影響減到最小,到今天為止我們企業發展中仍然面臨著問題,當時不斷受到國外大的企業要求來就知識產權問題開展談判。
在2007年TD-SCDMA聯盟5周年會議上,原信產部副部長婁勤儉盛贊對TD-SCDMA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4位功臣,其中就有張新生。張新生表示,“在TD項目的整個過程中,從立項以及到標準的提出,一直到研發到產業化,我是從頭跟到尾參與的,所以我們對TD的發展有真的深厚的感情”。
“其實我們的TD技術沒有問題,關鍵是用起來!睆埿律硎,我們的產學研用體系的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光通信領域同樣如此,產業化使光通信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塊堅實基石!拔覀兊墓馔ㄐ呕A比較好,走自主知識產權道路就沒有遇到什么阻力,大家覺得順理成章!睆埿律硎,“我們的發展步伐也非?,從PDH直接進入了SDH!
當時借助武漢郵科院的科研實力,加上企業的投入,不僅有國有資產投入,而且有民間資本投入。不少國營科研院所轉產,成為國家的骨干企業,如武漢烽火集團公司,以及江蘇、浙江等地的光纖光纜產業。
在市場競爭中,國產廠商不斷攻城略地,國外企業如北電紛紛退出。1997年,中國首個采用國際電信聯盟ITU-TSDH標準速率為622 Mb/s 光纖通信線路在攀枝花建成。1999年,中國首個WDM多波長光纖通信線路在青島- 濟南建成。采用8個波長,每波長傳輸速率2.5Gb/s。2003年,中國首個Tb/s 的光纖通信線路在上海-南京建成。采用波分復用技術,速率為1.6 Tb/s。2005 年,3. 2 Tb/s 光纖通信線路在上海-杭州開通,是當時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商用線路。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了全國光通信科技、產業和教學隊伍的不懈努力,也是國家大力支持的結果。張新生認為,光通信的發展再次印證了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和技術驅動的關鍵作用。
2008年從科技司到電信管理局,在新的崗位上,張新生同樣秉承尊重技術規律的理念,對互聯網企業鼓勵創新。
對于騰訊、阿里的成長,張新生感觸最深,“當初微信對短信業務影響最大,三大運營公司聯合向工信部和國務院反映,希望阻止微信的發展。當時我們做了發展的調研和深度分析,最后部里下了很大決心,支持發展這些我們互聯網企業的新的業務!
在IDC業務上,張新生也秉持包容創新的原則!爱敃r我在電管局結合實際,為推動互聯網發展,新一輪IDC的牌照的發放,除了電信運營商,華為和阿里都陸續發了牌照,得到牌照后他們開始建自己的IDC,通過IDC平臺來開展業務!睆埿律硎。
張新生表示,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國家沒花一分錢,政府沒有一點投資,10年發展做這么大,說穿了就是我們在政策上面創造了很好的發展環境。我們認為互聯網發展擋不住,不如推著它往前走,這是一個總體思想。
談及職業生涯,他表示:“我始終是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問題,把握技術的規律和趨勢,不能逆勢!
|